张亮友的事迹材料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用到过事迹材料吧,从先进对象的形成和内涵上来分,事迹材料可分为在一个较长时间内形成的先进事迹的材料和在一时因突发事件而产生的先进事迹的材料。事迹材料到底怎么拟定才正确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张亮友的事迹材料,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据报道,“中国马拉松第一人”张亮友,于11月7日上午10点07分在江苏仪征的家中去世,享年95岁。
张亮友,被誉为中国马拉松鼻祖,中国马拉松第一人。新中国的第一项马拉松纪录由他创造,新中国的第一场马拉松比赛也因他而促成。
张亮友,1927年生,安徽淮南人。1952年,25岁的张亮友刚开始接触跑步。为了响应当年毛泽东“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号召,张亮友开始练习长跑。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穿上一双布鞋就能参加长跑运动。张老曾经在采访说过,那是过得最开心和纯真的日子,那时对跑步的热爱真的很纯粹,为了能够在清晨6点就开始跑步,当时在矿场工作的他常常将自己的白班和别人调换。
经过三年的艰苦训练,在1955年上海全民运动会上,张亮友一举夺得1万米长跑冠军。
1956年,29岁的张亮友三次写信给当时负责国家体委工作的贺龙元帅,建议在中国发展马拉松运动。
1957年11月18日,国家体育总局的相关人员来到张亮友所在的矿场,找到了他,应他的强烈要求,决定办一场马拉松赛。
1957年12月22日上午8点半,新中国的第一个马拉松测试赛在安徽肥东梁园举行,线路为合蚌路的店埠至梁园的折返公路。当时的比赛场地凹凸不平、风沙扑面,尽管面对这样恶劣的比赛环境,30岁的张亮友还是跑出2小时52分34秒的成绩,这一成绩也被国家体委确认为新中国第一项马拉松纪录,张亮友也因此成为了新中国马拉松运动的“启跑者”。
2014年,在郑州的郑开马拉松上,张亮友夫妇以7小时57分30秒的.成绩创造了世界年龄最大夫妻完赛纪录。87岁的张亮友和82岁的尚殿娥创造了世界最高年龄夫妇马拉松完赛纪录。
张亮友夫妻一起跑过的路程总和超过了50万公里,可以绕地球赤道12圈。
据张亮友的弟子魏普龙介绍,张亮友在87岁高龄时,还参加了第一届合肥国际马拉松赛,并轻松完赛。80多岁的张老还是安徽及全国多个马拉松赛的常客,直到90多岁,每天还跟老伴坚持跑十几公里。去世前,张老的身体并没什么大的毛病,去世时,走得比较安详。
马拉松的由来历史故事是什么?
马拉松赛是一项长跑比赛项目,其距离为42.195公里(也有说法为42.193公里,但比赛都是用42.195公里)。这个比赛项目的起源要从公元前490年9月12日发生的一场战役讲起。
这场战役是波斯人和雅典人在离雅典不远的马拉松海边发生的,史称希波战争,雅典人最终获得了反侵略的胜利。为了让故乡人民尽快知道胜利的喜讯,统帅米勒狄派一个叫菲迪皮茨的士兵回去报信。
菲迪皮茨是个有名的“飞毛腿”,为了让故乡人早知道好消息,他一个劲地快跑,当他跑到雅典时,已上气不接下气,激动地喊道“欢乐吧,雅典人,我们胜利了”说完,就倒在地上死了。
为了纪念这一事件,在1896年举行的现代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设立了马拉松赛跑这个项目,把当年菲迪皮茨送信跑的里程——42.193公里作为赛跑的距离。
马拉松原为希腊的一个地名。在雅典东北30公里。其名源出腓尼基语marathus,意即“多茴香的”,因古代此地生长众多茴香树而得名。体育运动中的马拉松赛跑就得名于此。
半程马拉松是多少公里?
马拉松全程距离是26英里385码,也就是42.195公里。半马,也就是半程马拉松,它的长度是21.0975公里。
马拉松是国际上非常普及的长跑比赛项目,它的长度是42.195公里,常见的项目分为全程马拉松、半程马拉松(一半)和四分马拉松(四分之一)。
而马拉松的起源,是公元前490年的希波战争。当时雅典在马拉松海边取得了一场反侵略的胜利,为了让故乡的人们更早知道胜利的消息,统帅派了一名叫菲迪皮茨的士兵回去报信。
之所以让菲迪皮茨去报信,是因为菲迪皮茨跑得非常快,人称“飞毛腿”,而菲迪皮茨一路跑,用最快的速度将这消息告诉了故乡的人们,随后就倒地不起。
为了纪念这场胜利和菲迪皮茨的事迹,在第一届现代奥运会上,就设立了马拉松长跑这个比赛项目,把当年菲迪皮茨跑的距离作为赛跑的距离。
随后马拉松的距离一直都在40公里左右,一直到1908年伦敦奥运会,为了方便英国王室的人员观看比赛,马拉松长跑选择了温莎宫作为起点,奥林匹克运动场为终点,距离是42.195公里,后来国际田联就把这个距离作为马拉松的标准距离。
紧接着马拉松在全世界范围内不断普及,一般马拉松长跑都是在公路上举行,比赛时,会在道路两边放置指示标志、设置饮料站、用水站等。除此之外,由于马拉松长跑的强度比较大,因此在报名前需要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只有检查合格的才可以报名参加马拉松。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