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锦集6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能无误进行,常常需要提前进行细致的方案准备工作,方案的内容多是上级对下级或涉及面比较大的工作,一般都用带“文件头”形式下发。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学设计方案 篇1【课前透视】
课文热情洋溢地叙述了1961年周总理在西双版纳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情形,表达了周总理和人民群众心连心的深厚情谊。总理的满面笑容、傣族人民的兴奋与喜悦在作者饱满的激情中淋漓尽致地得以展现。文章图文并茂,紧扣难忘二字展开,内容突出景难忘人难忘情难忘。有感情地朗读是本课教学重点,教学中要让学生多层次、多种形式反复地读课文,从而感受到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时的热烈场面和人们的兴奋心情。
二年级学生对泼水节的来历、周总理与人民的关系了解不多,课前应布置他们搜集有关的资料,提高搜集、处理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抓住重点词句自主感悟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感受。
【教学重点】
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体会他们之间心连心的深情厚谊。
【信息资料】
生字卡片、泼水节的多媒体课件、课文插图、师生搜集泼水节和周总理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师:今天上课,老师请来了一位小导游,给我们介绍一下我们杭州著名的旅游景点宋城泼水节的盛况。
1、个别介绍。
2、其他同学作补充。
3、课件出示有关宋城泼水节的图片和录像。
4、积趣存疑:
今天我要带领大家一起去参加傣族的泼水节。
(板书课题)
教师或学生简单介绍傣族泼水节的习俗。
(图片激趣)出示课文插图,图上的人们在干什么?
(人们和周总理在一起过泼水节)
(板书:泼水节)
然后在前面加上难忘二字:为什么说是难忘的泼水节呢?学习课文我们就会知道。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初步感受泼水节的难忘。
2、再次读课文,圈画生字,把生字多读几遍。
3、限定时间,练习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4、接龙读检查读文情况。
三、检查朗读,学习生字
1、小组合作检查生字读音,注意瓣读 bàn,在句子中读花瓣时要加儿化音花瓣儿。因为的为读 wèi 。翘舌音有蘸、寿,平舌音有踩。
2、交流识字方法。小组内说说自己是怎样认字的,然后全班推荐好的识字方法。
3、利用课件游戏检查识字:抓特务、对号入座、购买门票。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换词比较:火红火红的可以换成红色的吗?
(突出凤凰花的艳丽,烘托了喜庆祥和的气氛)
还有什么事物也是火红火红的?自由回答。
3、指导读──练习读──齐读。
五、学习二、三自然段
1、默读课文,把自己读懂的地方和学习伙伴交流。
2、今年的泼水节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引导学生用因为所以练习说说原因。
3、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重点抓住人们动作的词语体会。
(用你自己的话向大家描述一下人们欢迎周总理的情景)
4、指导朗读:
重点抓住欢呼一词体会傣族人民激动、高兴的心情。难点是读好最后一句:周总理来了!读最后这句欢呼的话,感情要充沛,声音要自然,语气、语调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体现出个性。
六、写字指导
1、学习恩、寿、凤、凰、龙、度六个字:
本课要写的字中有四个字是新认的(恩、寿、凤、凰)。这四个字中,凤凰二字比较难写,可作重点指导:
⑴ 都是半包围结构。
⑵ 第一笔一定要写成竖撇,这是写好这类字的关键;第二笔是横折弯钩的弯形写法,要注意指导。
⑶ 凤字内是又,要和风区分字形。 此外,还应注意恩与思的区别。
2、利用课件,分析结构和注意点。
3、学生临摹,教师巡视,根据书写实际相机指导。
4、学生互相观察和欣赏,写得不满意的字可以再写几个,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认读生字卡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至三自然段。
二、读文思考
1、学习四五自然段:
⑴ 默读课文,用波浪线划出你最喜欢的句子,读一读。
⑵ 小组合作,互相交流读书的收获。
2、反馈交流:
⑴ 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 一条水红色的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
① 结合课文插图,理解笑容满面。
(态度和蔼可亲,尊重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
② 想像周总理会对人们说些什么?
⑵ 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① 抓住表示动作的词语体会总理与傣族人民的情谊。
② 你能用表示动作的词语写一句话吗?
⑶ 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
提供句型,练习说话,发散思维。
周总理把水泼到老年人身上,祝愿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
周总理把水泼到青年人身上,祝愿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
周总理把水泼到孩子们身上,祝愿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
3、指导朗读:
个别读──男女同学──齐读。
三、学习最后段落,重点指导朗读
1、配上音乐,激起情感高潮:
师:周总理开心,人们更开心,我们也开心。
2、配乐齐读。
四、知识延伸
傣族人民的泼水节因为有了周总理的参加而显得格外难忘,你还知道哪些具有民族特色的节日呢?
(师介绍:火把节 那达慕大会等)
五、指导书写
1、学生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利用课件,分析结 ……此处隐藏6998个字……能对人物姿势动态线条的勾画,并对画好的动态线进行补充。
活动准备:
人手一份铅笔、橡皮、水彩笔等绘画工具。
活动环节与内容:
1、教师示范人物写生画的方法,引导幼儿采用动态线辅助的方法,学习“整体(动态轮廓)——局部(衣物、装饰品等的刻画)——整体(线条整理、添画)”。
2、教师:今天老师就请动态线帮忙来和大家一起玩画人的游戏,谁愿意做我的“模特儿”出示一人物写生的范画(画中的人物身体用一条动态线表示),引导幼儿评价出发幼儿学习用动态线辅助的方法画身体动作的方法。
老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幅画,觉得这幅画怎么样?。
老师用一条线表示身体了,那这个人的身体动作是怎么样的?我们来学一学。
谁来帮忙把身体添画好?要让身体的动作跟这条线一样!
请一名幼儿上台添画身体轮廓。
现在我们一块来欣赏xxx小朋友的画,看她画的怎么样?
老师:身体动态画得很好,你是怎么根据这条线画出身体动态的?(把这条线当作身体动态,沿着它画出轮廓。这个方法真不错,我们给这条表示动态的线取个名字吧!)这条表示动态的线叫做“动态线”。教师讲解示范:
1、整体动态的刻画:首先,我们来画他的头、脖子,然后画出身体动态线,沿着动态线画出身体线条,最后画出腿、脚,手。(用铅笔画)强调两腿的画法,引导幼儿观察,避免腿部分开的“模式”画法,让幼儿进一步了解写生。
2、局部细致的刻画:接下来我们该画什么了?
我们要把衣服裤子的样式、花纹等仔细地画出来,可以直接用水彩笔画。
引导幼儿不必拘泥与原来的身体动态形状。
3、整体画面的修饰:最后,我们要把画面上的线条整理一下。把不需要的铅笔线条擦去,需要的用水彩笔描画出来。
今天,我们学习了照着一个人把他画下来的方法,这种方法叫做写生。除了写生人,我们还可以写生什么呢?
引导幼儿添画:现在我们的这个人已经画好了,咦,他可能在做什么呢?他会在什么地方、和谁在一起呢?
3、布置幼儿作业,教师辅导。
1、今天,我们就用写生的方法来画人,注意要表现出人物的动态,然后进行细致的刻画,画出衣服裤子花纹等,最后为这张画进行添画,使画面更加漂亮。
2、请一位幼儿做“模特儿”,其他幼儿进行写生。
4、作品展评。
师生共同欣赏、评论。
结束语:
教师在选材上非常接近幼儿生活实际。教师一敏锐的洞察力抓住了这个教育契机,充分利用幼儿熟悉的费旧物品,让它在教育教学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真正的做到让幼儿主动学习。教师通过层层深入的提问,引领着幼儿在自然的状态下,一步步的进行实践、总结、再实践、再总结的学习过程。每一次问题的提出,就是幼儿将要实践的主题。使幼儿逐步获得了更多的经验,真正体现了孩子主动学习的意义。教师在活动中,能够根据孩子的需求,以合作伙伴的身份启发、引领幼儿在困惑时如何走出来,随时抓住幼儿迸发的创造性火花,加以引导、启发,懂得用自己的行为给孩子启示,最后让幼儿自己得出结果。让幼儿获得一种成功感。在师幼的互动活动中,教师能通过自己对孩子的观察,做到对幼儿实施有意义的关注。每一次关注都是有目的的,而不是随意的、盲目的、形式上的。幼儿做什么?怎么做?做的怎么样?教师都能做到心中有数。关注孩子的学习效果,不断激发幼儿的思维和想象,进行再创造。教师的适当启示使师幼互动变成有来有往的有效性互动,使互动中幼儿的反应成为有价值的反应。另外,教师在活动时,不是死背教案,教学具有一定的伸缩变化,能根据孩子活动的具体情况及时调整。
教学设计方案 篇6【教学目标】
1、会写“晰伞”等五个字,理解“戈壁、茫茫、清晰、浑黄一体、高大挺秀、分辩、介绍、抚摸、表白、沉思”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抓住重点词、句、段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边疆建设者哪儿需要就在哪儿扎根作贡献的好品质。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体会爸爸说的话的深刻含义,懂得爸爸的心愿。
【教学准备】
1、课件:有关大戈壁的录像片。理解白杨特点及体会爸爸心愿的一些句段的文字片。
2、配乐朗读录音带。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检查预习
1、出示彩图,揭示课题,释题。
2、检查预习情况,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3、听配乐朗读录音带。
二、默读课文,初晓大意
三、学生自学课文,出示自学思考题
1、大戈壁是什么样的?白杨树是什么样的?
2、爸爸是怎样向孩子介绍白杨树的?
3、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四、再读课文,理清结构
1、学生试着给文章分段,用铅笔标示。
2、学生讨论,说出自己的分段并说明理由。如果有分歧,可以再讨论。
第一段,从开头到“一个高大挺秀的身影”,讲列车在茫茫的大戈壁运行,不时有高大挺秀的白杨树闪过。
第二段,从“一位旅客”到“也不动摇”,讲爸爸向孩子们介绍白杨的特点。
第三段,从“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到“那么高大”,讲爸爸的话也是在表白自己的心。
第四段,是最后一个自然段,讲孩子们也会像小白杨那样,扎根边疆,茁壮成长。
五、自由朗读课文,学生质疑问难
六、练习
用段意归并法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有分歧,再读再讨论。
第二课时
一、激情导入
1、出示大戈壁的精彩图片,师:你们想不想和作者一起走进大戈壁去看一看呢?现在假想我们也坐上了开往新疆的火车,火车把我们带到了戈壁,大戈壁是什么样的呢?齐读第一自然段。
理解大戈壁的环境恶劣,抓住“茫茫”、“浑黄一体”、“没有……没有……也没有”等词语
2、出示大戈壁的录象,教师描述:茫茫的大戈壁上,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只有满地的沙石。大风一起飞沙走石,遮天蔽日,一片浑黄,分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地。戈壁是多么荒凉呀。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感知初步了解大戈壁的特点,从而进一步认识白杨,最后升华到对在那里生活的建设者的了解。)
3、作者要写白杨树,为什么开篇写这荒凉的大戈壁?
请学生发表看法。
(告诉我们白杨树所生长的环境很恶劣。这里用恶劣的环境烘托白杨树的高大形象。)
齐读第3自然段,读后回答:
在戈壁上白杨树长得怎样呢?
(高大挺秀)
师:在满目荒芜单调的大戈壁,看到这清秀挺拔的白杨树,那碧绿向上的叶子,银白泛青的树干,给茫茫的戈壁带来了生机和希望,这怎能不使人油然而生敬意呢?
文档为doc格式